楼主
初中新生的心理需要及工作对策
[转帖]初中新生的心理需要及工作对策初一新生刚进校时,面对陌生的环境,面对新老师、新同学和一大堆教科书,面对作息时间和教学内容、形式等方面的变化,不少学生会感到不适应,以致在心理上或行为上出现一些问题。因此班主任应及时了解新生的心理需要,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调整心态,使其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。以下就如何应对初中新生的四种心理需要谈谈笔者的体会。 第一,认同的需要。这是一种基本需要。进入新学校后,学生一般都希望自己能尽快被同学、老师接纳,尽快融入新环境,成为其中的一员。这时班主任应及时以宣传资料、图片或座谈等形式介绍学校的光荣历史、布局设施、教育教学质量和科任老师的有关情况,使学生们对学校、老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,产生身在其中的光荣感,这是其一。班主任还要对学校的远景规划、近期目标、眼前的困难,以及作为其中一员的学生有何责任、义务等向学生交代清楚,使他们有一种使命感、责任感,这是其二。同学之间则通过“自我介绍一分钟”、组织劳动和文体活动等方式增进了解,并使他们产生一种归属感,这是其三。一句话,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和彼此交流中,尽快适应新环境,心理上有一种家一般的安全感,并逐渐树立一种“主人”意识。 第二,约束的需要。表面上学生似乎都喜欢自由,不喜欢约束,但生活在集体中,绝大多数同学都希望自己所在的班级有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娱乐秩序,希望有纪律约束。我曾听到一个调皮的学生上完一堂乱哄哄的课后抱怨:“课上吵死了,老师也不管,什么都没听到。”这就是一种约束的需要,就如同公民对法治的憧憬一样。 一般来说,新生对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课内外纪律要求等不甚了解,常常是违反了规定还莫名其妙,因此有必要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什么可以做,如正常的文体娱乐活动;什么必须做,如佩带校牌;什么不能做,如留长发等。为此,班主任要做好三点:一是纪律观念的教育,使每个学生都认识到纪律的重要性。可以通过司空见惯的日常事物,比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来阐发纪律与自由的关系,使他们懂得规则和自由是对立统一的。二是学习《中学生守则》、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,可以组织“纪律法庭”等形式的主题班会,通过模拟活动加深印象,让学生清楚“约束”的范围和底线。三是及时制定班规,可按照“一人提一条班规”的形式,经讨论修订后将其张贴于公布栏,以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主观能动性。 第三,帮助的需要。对新生而言,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、内容、方法、要求、目标等与小学有很大不同,升入初中后,多数学生往往茫然不知所措,不知道怎么听课、怎么记笔记,不知道如何分配学习时间、怎么把握重点难点,不知道各门功课该如何预习和复习,等等。这些常常表现为学习态度上的情绪化和不稳定性。他们渴望友情,却不知道如何“择其善者而从之”,于是经常会因同学交往问题而苦恼;他们对异性开始有了好奇,却不知道如何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,等等。 对此,班主任应及时在思想上、心理上、学习态度、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和帮助。思想上,可以通过学习古今中外杰出人物少年立志事迹,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。同时,要大力开展传统道德教育:说道德故事,辩道德之理,行道德之事。心理上,应通过专题辅导、个别谈心等方式,和学生交朋友,使老师成为学生信任的倾吐情感的对象——很多中学生就是因为没有倾吐对象,不能适时疏解心中的郁结,导致学习退步,乃至心理扭曲病变。学习上,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多在学习方法、时间安排和提高效率上给以指导,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每门功课的学习技巧,以获得成功的喜悦,从而提高学习兴趣。 第四,表现的需要。也可以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。到了新学校,学生都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自己,希望自己被肯定、被信任。为此,班主任要提供多种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,锻炼自己并增强自信心。 一是利用班干部选举,可采取演讲竞选的形式,通过比写作、比胆量、比表达能力、比管理策略等,从中物色人选。另外,在班干部编制中,可设立一两个流动岗位,定期调换,让更多同学参与班级管理,表现和锻炼其才干。二是利用板报阵地,以小组为单位,定期出版、评优,发挥各小组成员的积极性,展现各自的创新能力。三是利用学习、劳动、文体竞赛活动,如“课前三分钟演讲…‘卫生比赛”“辩论赛”“记单词比赛”等。要根据新课标要求,组织学生多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,在查找资料、读书、写作中,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,在互相帮助合作提高中,在克服种种困难、不断探究以达到目标的过程中让全班学生各尽所能,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较多的表现机会。 当然,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初一学生,因个性、成长环境和身心发育的差异,呈现出多层次、多样化等特点,并产生不同的需要,对此,需要班主任进行个别教育、因人施教。但在某一特定时段,如新生入学阶段,全体学生都会产生某些突出的共同需要,班主任只有准确把握班集体和学生个体的突出需要,并及时予以满足,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,培养出良好的班风、学风,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。